作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共同基金公司,信用、用益和信用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(以下简称“用益和信用”)的子公司,近经历了一系列的工商变化。变更后,其原有经营范围和财务相关业务内容被删除,公司名称变更为“乌苏新永贸易有限公司”。
当被问及北京将申请什么样的金融牌照时,信贷方面没有正面回应,但表示“如果未来有新趋势,消息将在***时间同步发布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武苏和新华社变更后,武苏此前持有的网络小额贷款牌照被注销。
天目查资料显示,在乌苏、新信的股权结构中,新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质押7000万股,和信信用所属公司为新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。
作为2013年8月正式推出的网上借贷平台,其亮点时刻出现在2017年11月,成为国内一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共同基金公司。
就在和信信贷上市前三个月,以互联网小额信贷为主业的乌苏信贷正式成立。当时,ussu和credit被认为是资产方面信贷的有力补充,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但两年后,乌苏和欣欣从一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变成了一家商业公司。值得注意的是,乌苏和新华社此前在注册地新疆取得了网络小额贷款许可证。工商变更后,如何处理乌苏和新华社拥有的网络小额贷款牌照,成为市场相当关注的问题。
对此,新浪财经回应称:“网络小额贷款许可证既没有交易也没有禁止,工商变更完成后,网络小额贷款许可证就不存在了。”
这意味着,在“一证难求”的监管环境下,武苏、鑫在完成工商变更的同时,主动“放弃”网络小额贷款牌照。
今年1月,监管部门发布了《关于网上信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的意见》。会议明确指出,规模大、无高风险机构特征的机构,可转为网上小额贷款公司、贷款机构或由持牌资产管理机构指导。
转型为网上小额贷款公司,是成为网上贷款平台和持牌金融机构的途径之一。而征信主动“放弃”网上小额贷款的牌照,也意味着它不会转型为网上小额贷款公司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表示理解,“在监管趋紧的今天,网络借贷平台向网络借贷转型也面临同样的政策风险,不少地方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向相关业务施压,所以网上借贷平台放弃网络借贷牌照是无可奈何的,也是体面的选择。”
事实上,网络小额贷款牌照和信贷的取消,早已将转型的方向转向了贷款机构。
今年9月中旬,信贷宣布2020财年***季度。结果表明,新贷款业务发展势头强劲,占贷款总额的20%。而瑞信在财报中也表示,公司正在不断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,并与金融和信托机构开展合作。截至2019年6月30日,渤海**信托公司和昆明奥投公司分别提供了本金总额约4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贷款。
所谓贷款业务,是指贷款机构通过自身系统或渠道筛选目标客户,完成自身风控流程后,向持牌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提供更高质客户的业务。经持证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风控终审后完成贷款发放。
同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信和财富6月宣布,公司已与香港奥特乔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以机构资金为主要借贷平台,在信和财富下成立新的运营公司。对于其在线贷款业务,信贷和瑞奇表示,由于近期监管部门的变化和在线贷款市场的不确定性,公司正在停止其在线贷款业务,并转型为新的贷款业务模式。
需要指出的是,转变为贷款机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。目前,***层面尚未对贷款业务建立统一明确的监管标准,因此各地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各不相同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对贷款业务的监管***还在于明确贷款机构的合规边界,要求其不得触及基金发行、风险承担等核心金融业务。因此,在技术上更具优势的网上借贷平台转型将更加顺利。但监管部门尚未在**范围内出台关于贷款业务的意见和措施,对贷款业务未来的变量还需要进一步观察。